长城氢能核心技术前瞻布局 攻克行业“卡脖子”难题

资讯 0 4491

近两年来,得益于“双碳”背景下国家对氢能产业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氢能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华电等国内能源企业布局氢能产业呈快跑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一中央企业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在内的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成果。

而汽车行业作为落实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的排头兵,也有这么一家在氢能产业布局方面可以媲美“央企”的车企,那就是被称作“车圈技术控”的长城汽车。目前长城汽车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了氢能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布局的整车企业,并通过氢能研发中心、极电光能、未势能源、上燃动力等企业构建起氢能发展强大的研发资源优势及产业体系建设能力,搭建了国际级的“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体系,并实现全链路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有效打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氢能产业化成果斐然。

前瞻技术布局 攻克系列“卡脖子”难题

相较于发达国家,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装备发展长期相对滞后,部分技术,如加氢枪、阀门、压缩机、质子交换膜等氢能核心设备材料存在极高的“卡脖子”风险。而长城汽车自布局氢能产业初始,就秉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原则,从小到一片膜电极、一个减压阀,大到一组储氢瓶、一组氢燃料电池电堆……,历经数载,一个个“卡脖子”技术难题正被坚持创新的长城汽车一一破解。直至2021年3月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发布会上,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横空出世,一举将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提升到国际主流技术水平。基于氢柠技术,长城氢能产业发展实现了“电堆及核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四型储氢瓶、高压储氢阀门、氢安全评估、液氢工艺”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100%,多项技术均突破了“卡脖子”的行业痛点问题。

长城汽车 “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

当前,长城已实现全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并联合产业内优质伙伴企业,赋能上下游,共同打造商业化场景应用,构建“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产业链生态。上游制氢,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实现20.01%光电转换效率;中游储氢,氢+电储能系统,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最优解决方案;下游核心产品,长城的氢能核心动力系统零部件,可供应公交/大巴+重卡/物流+乘用车三大应用平台。

长城未势能源氢动力系统核心产品图谱

其中,在车规级氢动力系统领域,长城布局了商用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乘用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以及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等技术和产品,其自主研发的70MPa IV型瓶、70MPa高压瓶阀、高性能膜电极等,均为国内氢能行业需要突破卡脖子的核心技术。2021年10月,长城旗下未势能源完全自研的全新高性能膜电极实现量产,加速膜电极国产化进程,高效促进燃料电池技术规模化应用;2021年12月,“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重磅亮相,并发布了全新一代氢魔盒、燃料电池智慧检测技术“诺德(NODS)云医生”、70MPa多功能集成减压阀组“岩竹”系列产品,宣告长城汽车已全面突破氢能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将赢取未来全新赛道竞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持续精准大投入 为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保驾护航

今年8月,长城极电光能全球总部及钙钛矿创新产业基地项目落地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高达30亿元,这是长城汽车强化氢能产业链生态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链提升的重大举措。

长城汽车氢能技术中心

实际上,在看准的赛道上,长城汽车从来不吝“花钱”。截止到目前,长城汽车在氢能领域的研发投入累计已经超过20亿元,到2025年,还将继续投入超30亿元研发费用,以达到万套产能规模,成为国内氢能行业领军企业。为此,长城汽车组建了目前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430余人的关键技术国际化研发团队,他们都是来自欧、美、日、韩、印、加等多国具有十年以上氢能领域技术经验的外籍技术专家。同时,长城汽车依托“四国五地”的全球化研发体系,并积极与全球顶尖机构院所紧密合作,围绕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方向,开展精准研发,共推氢能产业发展。

长城汽车氢能检测获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

不仅如此,在氢能检测领域,长城拥有近2万平方米实验室的氢能技术中心,具有240多台套高精尖设备,提供181项分析和检测服务:具备70MPa氢循环和安全测试系统,IV型氢瓶试制线,自动化电堆和膜电极产线,大功率动力系统和整车测试等能力。此外,长城还拥有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共计获得CNAS批准的检测技术能力4类50项,正式被列入国家获准实验室认可机构名录。

如今,长城汽车已打造出了集“原材料开发+产品研发、生产+核心技术攻关+氢能装备检测+应用场景落地”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氢能这个十万亿级的全新赛道上已经具备先发优势和体系实力。未来,长城汽车将开放平台技术、产品和服务,与行业上下游优质企业协同互补,在研发、测试,零部件配套,投融资和产能建设等诸多业务,全方位合作,一起加速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绿色美好的未来!


本文链接:https://daydayev.com/post/219.html 

分享到: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