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氪被曝卖“0公里二手车”成为热点。据了解,该事件是由中国证券报披露。中国证券报在报道中爆料,极氪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当作新车,以“限时优惠”等话术兜售给不知情的消费者。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5月以来,作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氪被指通过直营门店体系,将大量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当作新车,以“限时优惠”等话术兜售给不知情的消费者,引发大量投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操作手法与极氪于2024年12月在深圳市和厦门市出现的公司户销量异常现象相互交织,不仅涉嫌欺诈消费者,更将“0公里二手车”这一隐秘手段推至前台,充当起虚增销量的违规工具。
极氪的这套操作在全国多地上演:贵州、重庆、广州等地的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准备提车时,才惊觉自己购买的“新车”竟已购买过交强险,甚至已完成过户登记,沦为不折不扣的“二手车”。当他们要求维权退赔时,往往会遭到推诿或拒赔。
乘联会数据显示,极氪2024年产销量分别为22.5万辆和22.2万辆,产量大于销量,存在消化产量溢出的需求。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2024年极氪各城市月度交强险销量数据发现,当年12月份,极氪在深圳市和厦门市销量激增,分别达到4321辆和2767辆,环比增长377.5%和647.8%,其中公司户销量占比极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李颜伟指出,这种销量环比增幅在汽车销售领域极为罕见,且与近期车主投诉上险“重灾区”厦门出现重叠。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车辆可能通过区域销量数据“扮靓”来推高估值或谋求上市,因为车企提高交强险数量会被视为销量表现好坏的“风向标”。
事实上,车企通过公司户数据造假并非孤例。2022年哪吒汽车公司户占比仅为8%,至2023年却跃升至63%,远高于国内乘用车交强险公司户占比11.3%。在有直营店的城市出现大批量数据异常,很难不让人质疑其销量真实性。
7月20日,针对近期部分媒体报道的“0公里二手车”问题,极氪方面表示,相关报道内容不实,公司坚决反对任何破坏行业秩序的行为。 极氪在声明中强调,经调查,报道中涉及的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核心区别在于,这些车辆的法律属性始终是“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极氪指出,为确保展示期间的安全,车辆虽已投保交强险,但从未开具过零售发票,也从未在任何车管所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 这是判断车辆是否为新车的关键依据。
极氪汽车表示,我们相信,唯有真诚沟通、消除误解,才能推动行业健康前行。感谢大家的一路相伴,极氪期待与大家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良性与可持续的发展,见证更美好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极氪在声明中只字未提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尊严。难道极氪汽车就没有向“造谣者"开过炮。
今年4月份极氪官方账号发布消息,汽车通病曝光台侮辱、诽谤,侵害了极氪品牌的名誉权,判令其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极氪相关经济损失30万元。
4月份极氪法务部同时还起诉了自媒体“汽修小中医”并要求赔礼道歉。
2023年极氪汽车起诉亿欧网,极氪汽车表示亿欧网发布内容严重失实、造谣污蔑,严重损害了我司及我司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的名誉权,造成了极端恶劣、严重的负面影响。极氪发出律师函后要求立即删除文章内容,对于亿欧的严重侵权行为,我司将采取一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此次极氪汽车被曝出售0公里二手车一事,极氪法务部官方账号却选择了沉默,生命内容则由极氪账号发布,是什么原因呢?为何这次极氪不拿出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我很想知道。
本文链接:https://daydayev.com/post/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