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元ES VS 小米SU7,底盘制动“暗战”,谁更胜一筹?

国内 0 3428

高端新能源时代,性能的标尺早已不限于零百加速。真正的驾控魅力,源自车辆与路面细腻的沟通,体现在弯道中的从容姿态里,更根植于精密的机械架构之上。今天,让我们聚焦星纪元ES与小米SU7这两款备受瞩目的车型,深入探究看似相同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形式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惊喜与差异?

悬架架构对比:同为双叉臂,细节定高下

悬架形式作为决定车辆驾控体验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驾驶的质感与乘坐的舒适度。作为20万级新能源底盘常规操作,星纪元ES与小米SU7均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但在细节处可以发现星纪元ES的结构设计更胜一筹。其采用了上下双球头设计,相较于小米SU7的上单下双设计,这种结构能够在物理层面上最大限度地解耦运动的复杂性,使悬架设计更高级,让车轮在跳动和转向时拥有更精准的定位和更纯粹的接地特性。

这种精准与纯粹,直接转化为驾乘体验上的显著优势。当面对颠簸、弯道等复杂路面时,星纪元ES能更从容地兼顾操控精准性与乘坐舒适性。值得一提的是,星纪元ES的设计与奥迪A8L、Q7等豪车同源,能有效兼顾极致驾控与舒适性,为用户带来豪华舒适新体验。

在后悬架设计方面,星纪元ES同样精益求精。它采用全铝后副车架,这一轻量化设计使其簧下质量减少25%,刚度提升15%。更轻的簧下质量,使得悬架系统的响应速度大幅提升,能够更紧密地贴合路面起伏,极大提升车辆的操控灵活性与动态响应能力;更高的刚度则保障了车身动态稳定性。二者协同作用,极大提升车辆的操控极限与驾乘舒适性。此外,星纪元ES的悬架衬套还采用静音设计,有效过滤底盘高频振动与噪音,进一步提升整车的NVH静谧表现。

制动系统对比:性能相当,耐久性见差异

在关乎安全与信心的制动系统上,两车均展现出扎实的硬件水准。星纪元ES纯电版Max(城区辅助驾驶)版与小米SU7 Pro版均配备前四活塞固定卡钳,提供强大且线性的制动力,保证出色的制动性能,让驾驶者信心满满。

然而,在制动盘的耐久性方面,星纪元ES展现了对细节的深度考量。它采用FNC制动盘,即通过原子级碳氮共渗强化技术,在金属表面构建出致密防腐层,使制动盘的抗腐蚀性能大幅度提升。这意味着在潮湿、雨雪天气或长期使用后,星纪元ES的制动盘能更有效抵抗锈蚀,不仅维持视觉美观,更确保制动性能长期稳定可靠,减少因锈蚀引发的异响或性能衰减,为用户出行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通过以上操控实力对比不难看出,星纪元ES与小米SU7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硬件基础和卓越技术实力。但仔细来看,二者又有着细微差异。小米SU7更像一位锋芒毕露的运动健将,以其激情四溢的驾驶感受吸引着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消费者;而星纪元ES则致力于成为一位内功深厚、兼具风度与实力的“全能型选手”。它在底盘这些“看不见的地方”下足了功夫,通过精细的设计与先进的技术,将操控性能与舒适体验完美融合。因此,对于那些既向往诗与远方又要兼顾生活与家庭的用户,星纪元ES无疑是最值得推荐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s://daydayev.com/post/2594.html 

分享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