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控股智驾公司毫末智行突然停工

国内 0 34230

近日,有消息爆料由长城控股的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突然通知员工自 11 月 24 日起无需到岗上班,且赔偿方案尚未公布。

FireShot Capture 040 - 微博搜索 - [s.weibo.com].png

毫末智行成立于 2019 年 11 月,前身为长城汽车智能驾驶前瞻部。它曾是国内首个实现自动驾驶技术量产的企业,业务涵盖乘用车智能辅助驾驶、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及智能硬件三大领域。其构建的 “雪湖”MANA 数据智能体系,以及推出的全球首个自动驾驶认知大模型 DriveGPT“雪湖·海若”,在技术层面具有开创性意义。核心产品 HPilot 系统搭载于魏牌、哈弗等超 20 款车型,2024 年用户智驾里程突破 2.5 亿公里,还曾上榜《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巅峰时期员工过千人,可谓是风光无限。

2025 年,毫末智行陷入高层人事动荡的泥沼。技术副总裁艾锐、产品副总裁蔡娜于 4 月离职,董事长张凯也传出离职消息,虽其本人否认,但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已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公司主力项目推进迟缓。在乘用车端,仅两款现代车型项目交付时间多次延期,原定 8 月交付的功能模块也存在变数;低速物流小车全年销量目标仅 50 台,近乎清库存,且不再研发新品,业务近乎停滞。

此次停工事件,背后因素复杂。一方面,长城汽车在智驾方面不断向元戎启行等供应商倾斜,使得作为长城控股被投企业及长汽供应商的毫末智行处境越发艰难。另一方面,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和战略方向可能也存在问题,导致项目推进不力、人员流失严重。目前,对于停工后的调整,公司内部尚未给出具体说法,可能是完全解散,也可能只是暂时停工,但复工日期尚不清楚。在公司遭遇经营危机后,内部一直在猜测大股东长城汽车是否会接管毫末智行,但目前长城方面还没有最终明确意向。

毫末智行的停工事件,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挫折,也反映出在当前激烈的自动驾驶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未来,毫末智行能否度过难关,重新回到发展的轨道,或者其技术团队和业务将如何整合与转型,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与时间来给出答案。

本文链接:https://daydayev.com/post/2579.html 

分享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